11月24日,第十二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比赛在乌兰巴托歌剧院成功举办。本次比赛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共有来自14所中学的共54个节目入选本次比赛,300多名师生及家长到现场观摩助威。
中国驻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沈敏娟、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朱军利、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代生、蒙古国中文教师协会会长巴特玛等中蒙嘉宾出席活动,比赛邀请了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代表和资深中文教师代表担任评委。各参赛学校的校长、主任、领队教师、参赛选手及部分家长一同观看了比赛,现场气氛热烈。


比赛现场,选手们情绪饱满、字正腔圆,从“思无邪”的商周上古到“革故鼎新”的近代中国,从才子佳人、儿女情长到碧血丹心、家国情怀,叹江山多娇,述民生百态。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言,声情并茂地展现了蕴藏于典籍之中包罗万象、亘古弥新的中华文化精髓,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实现了中蒙民心相通。


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评委们从情感抒发、语言表达、服装仪态、现场感染力等多方面对选手们的综合表现进行严格匿名评分。最终,来自贺希格中学的6号节目《报任安书》(节选)一举夺冠,来自达尔汗彩虹中学、贺希格中学、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等学校的选手分别获评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比赛还同时评选出“最佳指导教师奖”和“最佳组织单位奖”。
比赛最后,沈敏娟大使发表致辞,她对参赛选手扎实的中文功底和对作品的生动演绎给予肯定,对各校中文教学成果表示赞赏。沈敏娟指出,中华文明古老灿烂,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典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几千年来不断给予中国人文化滋养与精神熏陶。学习中华典籍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核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蒙古国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比赛已举办12年,该项赛事为蒙古国中学生打开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新视角,也为学子们提供了展示个人中文水平与风采的舞台。